大皖新闻讯 新学期开学后,武汉一小学某班级出现全班50多名学生仅个别学生上课的情况,原因是因为班上有一名患有多动症的学生。有家长称,不让自家孩子去上课是无奈之举,因为这名多动症学生上课时会在教室里爬来爬去、突然怪叫、踢桌椅等,长期影响其他学生学习。9月9日,该校老师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已多次组织家长沟通,目前该班级已有20多名学生返校。当地教育部门回应,根据医院最新评估沈阳配资开户,该生符合“随班就读”条件,依法保障其上学权利。
因班上有一名多动症学生,其他家长拒绝让孩子到校上课
9月1日,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学。但上周,武汉一学校出现全班50多名学生仅个别学生到校上课的情况。家长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班上有一名多动症学生长期影响其他学生正常上课,所以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暂时不去学校读书。
据家长反映,这名学生患有多动症,已经在学校就读几年,常做出很多奇怪的行为,比如课堂上在教室里爬来爬去、发出怪叫声,踢桌椅、推搡同学等,班上不止一次因为该学生不守纪律导致课堂中断。在家长们看来,不让自家孩子去上课也是无奈之举。现在学业紧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一名特殊孩子影响了学习。
对于家长反映的情况,9月9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该班级一名老师。该老师告诉记者,他去年开始接手该班级的课程教学。他坦言,王同学在上课过程中因为多动症确实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比如学习自制力弱、没人陪读的时候一个人趴在地上玩、碰别人的脚等。
该老师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王同学家长这些年也作出一些努力和尝试,比如带孩子进行体育训练,接受医院治疗。此前王同学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后,学校也介入处理,王同学家长也表达歉意。也有学生家长提出建议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王同学家长解释,他们都是工薪阶层,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目前学校正在沟通协调处理此事,王同学(化姓)家长也表示将请陪读人员在学校对孩子陪读。若陪读人员有事不在,就暂时不让孩子到校,避免影响其他同学。”
9月10日,大皖新闻记者希望能够采访王同学家长。原本王同学家长同意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他们的心声和这些年的经历,但最后又婉拒了。
学校已组织多次沟通,部分学生已返校
该老师称,对于王同学的情况,校方一直都在关注跟进处理。前些天也组织王同学的家长和其他学生家长代表一起面对面沟通,双方也曾达成一致。但之后,仍有部分家长表示要王同学离开班级。此后,学校又多次组织家长进行沟通,并安排学校工作人员及老师上门家访,目前该班级已有20多名学生到校上课。
该老师说,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安静和谐的教育环境,这种想法合情,但是不让王同学在班级上学的要求不合理。“学校在义务教育法框架内,无权劝其退学。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希望家长可以理智处理这个问题。”
教育部门:符合“随班就读”条件,依法保障学生上学权利
在该学校所在的辖区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负责人程先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王同学早在一年级入学时,经医院诊断为多动症。“孩子因多动症难以控制自身行为,比如课堂上会出现摸自己身体、碰别的同学、打嗝抽动等情况。”程先生说,此前为了更好地管理该学生,孩子爷爷也在学校陪读,配合学校工作。
该区教育局办公室李主任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根据医院最新评估,王同学符合“随班就读”条件,既不需要“送教上门”,也不用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我们不能拒绝任何一名学生,更不能歧视特殊儿童,反而应给予他们更多关爱。”
李主任表示,教育部门和学校将继续做好后续处理工作。一方面,要求王同学家长严格履行陪读承诺,若陪读人员临时缺位,需及时告知学校,学校会安排没课的老师临时照看王同学,或暂时将其带离课堂;另一方面,继续通过上门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争取其他家长理解,让更多学生尽快返校,“希望家长能换位思考,强行要求王同学转学,对孩子和其家庭都是一种伤害。”
李主任说,目前很多学校都存在类似的特殊儿童教育难题,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希望社会能有更多专业机构和资源介入,帮助学校、家庭共同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同时,也希望家长能正视孩子的问题,早发现、早干预,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见习记者 周镕健沈阳配资开户
宝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